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吕大将军怒目而视,如果目光能杀人,郭鬼才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次。
郭嘉笑着眨眨眼,看吕大傻子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这才轻咳两声,不疾不徐缓缓开口,“方才奉先将军说的已经足够,嘉接下来要说的,是目前暂居藏书楼的名士大儒们。”
是的,暂居。
藏书楼建在内城外城边界处,周边空出了很大一片地方为大儒士子修建落脚处,宅院不大,但是一个个排列整齐,和高耸入云的藏书楼也算是交相辉映。
但是他们好像低估了那些书籍对大儒们的吸引力,几乎每一个见到藏书楼的老先生都对给他们安排的住处毫不上心,找了个合心意的角落要了铺盖卷儿就不走了。
郭嘉说到这里,特意停了一下强调道,“主公,我真的劝了,奈何磨破嘴皮子也没有用,他们已经被那浩如烟海的书籍勾了魂儿,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耳朵。”
学问越是深厚,对那些书就越看重,好几位老先生看到原本以为被董卓焚毁的绝本古籍后当场痛哭失声,他只能让人在藏书阁临时隔出一间间小房,按照老先生们的喜好准备了书案和笔墨纸砚,等他们过了这阵儿稀罕劲儿再说搬去住处的事情。
“郑司农能来,着实是意外之喜。”
原焕听到郭嘉提到的几个名字,不由感叹知识就是力量。
郑玄郑康成,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通晓今古文经,博采众长,遍注儒家经典,乃是当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最最最重要的是,郑玄学识广博,还广收门徒,弟子多达数千人。
这年头读书人少,能学出本事的读书人更少,郑玄身为大儒,他收的徒弟整体质量自然比其他读书人高,老师已经到了邺城,不愁学生不来。
而且,郑玄郑司农的名声在读书人之间,比汝南袁氏在天下世家中的地位更高,那么大一块金字招牌,说是意外之喜完全不为过。
党锢之祸害人不浅,大儒名士是被迫害的重点对象,郑司农从四十五岁被禁锢,到了五十八岁黄巾之乱解禁,前前后后长达十四年。
所谓经学的集大成者,说的就是他在被禁锢的十几年间打破了经学的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
,创立了“郑学”
,让“郑学”
成为“天下所宗”
的儒学。
经今古文之争持续数百年,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争斗不休,如果不是他兼通今古文经,博采众长注释经典,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经今古文之争,或许经学就会在两派的互相攻讦之中慢慢没落。
【1】
原焕给隐居各地的名士大儒都写了帖子,但是还真没想过郑玄会过来。
黄巾之乱爆发后朝廷接触党禁,当朝执政的掌权者几乎都请过他入朝担任官职,但是老爷子的态度非常坚决,只想著书讲学,不愿意涉足仕途。
何进征辟过,太尉府征辟过,司空府征辟过,司徒府征辟过……
几乎所有有资格征辟属官的地方都给那人抛过橄榄枝,只是没有一个成功的,其中包括原主的叔父袁隗。
甚至史上记载,郑玄病逝也是因为官渡之战时,袁绍为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让袁谭逼迫郑玄随军,老爷子推辞不得只好抱病随行,最终在途中病逝。
【2】
人家为了守节不仕搭上了性命,他写帖子的时候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藏书楼里书籍很多,像郑玄那样的大儒家中书籍也有很多,不一定看得上外面的书。
郭嘉扬起唇角,神色见带了几分自得,“主公不知,郑司农拒绝朝廷征辟后一直在青州东莱郡隐居讲学,去岁黄巾贼扰乱青州郡县,郑司农便起了去别处避难的想法,恰巧太史子义在青州大肆招兵买马,州郡之中青壮走的七七八八,焦刺史和孔北海像两只斗鸡一样日日对骂惹得天下人耻笑,整个青州鸡犬不宁,郑司农听闻邺城有座藏书楼,便收拾行囊来邺城了。”
“如此一想,还是我们自己的功劳。”
原焕笑弯了眼睛,汝南袁氏是一块金字招牌,如果能留住郑玄,就是另一块金字招牌,两块金字招牌同时在他这里,可能他们的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
...
我命格属阴,阴时出生,外婆说我22岁之前不能和男人发生关系,直到我被男友骗回家,半夜竟然看到他在我身边...
传言东域尊主君慕浅修为强悍,容颜更是举世无双。怎奈一朝身死,重生为宗门废物,这一次她灵根被挖,丹田被破,师妹陷害,众人耻笑,更惨了是怎么回事?瞧不起她?说她废物?还想抽她血占她身份?那就睁大眼睛看清楚,她是怎么再次杀回东域,狂虐前世仇敌!打脸七大宗门,踏上主宰之路!可这路上杀上门来了一个美人,美人面上高冷,将她逼到...
谁说修仙就要以无上境界,看破天地奥义,破碎虚空。喝着小酒,哼着小曲,薰薰然,飘飘然,踏上大道,才是太上境界。本书讲的是,一位被情人惩罚而历千世情劫的现代大学生(他自己不知道),被别人送回千世前(穿越了),重新修道(看运气吧),重续前缘(看看是否有机会直接搞定那个介于牛A和牛C之间的女人),同时夹杂壮丽的风景,神奇的怪兽,豪爽的朋友,漂亮的女孩,和一些奇奇怪怪的闲杂人等(玄虚目无表情的举着牌子上书我是第二男主角)。...
一份千万合约余安好生下孩子,救了心上人顺理成章嫁给了他,原以为可以美好结局,可惜事与愿违,结婚一年受尽白眼与委屈,还忍受丈夫出轨八百次戴在头上的绿帽子。人生最低谷遇见安城赫赫有名的韩瑾琰,附带一个小小人,一大一小对自己各种殷勤,最后还告知自己是孩子他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