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下杭街区,中平路。
刚迈入这条街,映入眼帘的两排建筑粗看过去没什么不一样,但细细一看,会发现几栋老洋房夹杂其中,格外显眼。
“在民国时期,中平路是福州极负盛名的‘十里洋场’,所以跟三坊七巷不同的是,这里大多为民国特色的建筑,尤其以中平旅社和南方日报社为代表。”
随着唐导的介绍,一行人来到中平路63号:中平旅社。
这个老建筑瞬间让陈灏惊艳住了。
斑驳的老招牌,红砖拱券的西式立面、绿色的琉璃花瓶状栏杆、拱形和百叶形门窗,甚至连一旁的路灯和邮筒都是民国风格。
有股回到民国的感觉。
“中平旅社的前身是1914年创办的【嘉宾洋菜馆】,宾客主要是各国领事馆、洋行人员、新派学生等,也是福州最早的西餐厅。
1975年由国营单位接手改为旅社网点,因位于中平路故名【中平旅社】。”
唐导指着建筑,郎朗介绍道。
在陈灏拿起相机拍照的同时,一旁的姜雨晴好奇问道:“只是,怎么只有这个招牌是斑驳的,其他都很崭新?”
“2013年上下杭保护修复项目启动,在修建之前挺破旧的,修复后基本上除了这个招牌,其余都是新的。”
唐导心情也有点复杂,说是修复,其实是焕然一新。
“你们看对面的南方日报社旧址,这个修复的更彻底。”
陈灏转身望去,在中平旅社对面的南方日报社建筑风格也是中西结合,论起颜值比中平旅社还更高一点,同样也更出片。
但,他缺乏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历史建筑不修复是不可能的,大多都很破败,不适合直接给游客看,但修复很难把控一个“度”
。
适度的修复,能保留其建筑本身的特色和历史厚重感,伤害也小。
过度的修复,说是一个全新的建筑其实也不为过,它的灵魂已经被破坏了,光有皮没有骨。
这一点,是我们国家许多景区需要注意的地方。
很可惜的是,外行指导内行在各个地方上演。
快走到中平路尽头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值得打卡的老建筑:黄培松故居。
黄培松是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他的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占地约2100平方米,建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现在作为福州市美术馆,可以进去参观。
中平路的尽头右拐就是隆平路。
隆平路的老洋房也不少,但有特色的建筑能叫得出来寥寥无几。
倒是有一个“福州第八塑料厂”
还不错。
陈灏拿着相机排了不少片子,相机扫到隆平路门牌号时,他心生一个疑惑。
“唐导,这个隆平路的来源不会是跟袁老有关吧?”
大哥死的突然,留下一个仙女一般的嫂子让赵小刚照顾,但是村里人都说她是扫把星,克夫命,赵小刚却不信邪,于是...
五年前,她霸王硬上弓,睡服了富可敌国的景大少。五年后,她带着一对萌宝回国,躲过,藏过,还是被他抓个正着。当年我发过誓,抓到你,一定让你下不了床。于是,裴染染当真被翻来覆去的折磨,深入浅出,花样繁多。老公,请克制!腹黑大Boss勾唇一笑,把握好节奏,我们再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薄一心最新小说作品还不错的话可以通过右上方的分享按钮向您的朋友推荐哦!...
民国时期,出生古玩世家的唐顺因一枚传国玉玺遭遇满门覆灭,一梦百年,醒来时已借体重生现代。依靠前世的记忆,他纵横古玩界,捡漏无数,从不打眼。引得美女大小姐亲睐,古玩界大佬膜拜。这幅画是赝品,因为真迹百年前已经毁了...
一个少年得遇高人传授进入社会后却并不想呼风唤雨只是慢慢的使自己成长成熟虽取得亿万财富但并没有美女如云没有种马没有修真只想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本人是第一次写小说难免出现各种错误请大家多提建议...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百年门阀舒氏家族,历来子弟擅长权谋,历经三超都辅佐皇室宗族,有王佐之族的美称。舒仪,舒家七小姐,行为乖张,贪图享乐,被派去辅佐异姓王爷,无意中发现王爷真实身份...